close

中鋼啟動內部資源整合大計,決定將中鴻外銷業務,移轉由子公司
中貿公司負責,最快今年5月實施。中鋼強調此做法是為中鋼、中鴻
、中龍鋼鐵生產、銷售、採購「三合一」奠定基礎,但全案卻引起
中鴻內部跳腳。
中鴻每年鋼材銷售量約240萬公噸,其中20%到25%外銷,金額約100
餘億元,是相當重要的業務。但中鴻母公司中鋼決定進行資源整合,
打算將中鴻外銷業務,移轉給中貿,最快可能在今年5月間實施。由
於中鴻是上市公司,雖是中鋼子公司,股東結構卻不同,因此是否
會牽動中鴻股價表現,值得注意,不過全案在中鴻內部引起反彈,
有中鴻員工認為「乾脆將中鴻併入中鋼」。
中鋼業務副總經理,同時也是中鴻董事長陳澤浩表示,中鴻外銷委
託中貿來做,主要是進行外銷通路整合,避免彼此干擾,這是中鋼
集團資源整合的一部分,藉以創造集團綜效,初期不會全部外銷量
都釋出,會先由大陸及香港市場開始。
陳澤浩表示,全案還在研究中。但他強調,「這是一個新的嘗試,
要真正做了才知道效果好不好」,基本上是採取邊做邊修正的方式
應對,如果情況不理想,可以隨時反應。
中鋼指出,中貿代理中鋼外銷業務,同集團兩組人馬出動,經常在
海外爭取相同客戶,明顯浪費資源,客戶要前後接待來自同性質的
兩組人也覺得不方便。
中鋼內部初步決定中鴻外銷業務轉由中貿處理,具體做法是中鴻外
銷人員改聘中貿員工、拿中貿名片,同時兼賣中鋼鋼材,中鴻仍有
獨立開盤訂價的權力。中鴻內銷則維持目前運作方式,不會改變。
持不同意見者表示,中鋼每季開盤,中鴻則每月開盤,中鴻一定要
很快速反應市場資訊,外銷業務自行掌控,可以隨時溝通定奪,現
在透過中貿,等於隔了一層,時效打了折扣,這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而且中貿承攬中鴻外銷業務,萬一做不好沒達成實績,責任歸屬問
題也應釐清楚,最好中貿能夠「包銷」,假設沒達成目標也應訂出
罰則,才能確保中鴻股東權益。
陳澤浩指出,新的做法出來一定有很多不同意見,但集團資源整合
已勢在必行,當前想到的是先做中鴻外銷這一塊,後續是否會有新
的整合動作,誰也不敢說。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 中貿國際 】的股票交易 諮詢歡迎來信
或者有任何《中貿國際》的資訊提供或交流歡迎指教來電指教
MSN:racky168@msn.com
Mail:
racky168@gmail.com
電洽:02-2979237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cky168 的頭像
    racky168

    大台北未上市股票諮詢,請洽謝先生:02-29792377

    racky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